天津市河东区总工会官方网站 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信息 / 工作动态 / 正文
盘点2016年全国工会改革创新年的故事
发布时间:2017年01月16日浏览:14521编辑:河东区总工会【关闭当前页】

盘点2016年全国工会改革创新年的故事


【序言】


  刚刚过去的2016年,是工会改革创新攻坚之年。围绕增强“三性”、去除“四化”、做强基层、着力创新的整体思路,全总改革试点各项工作全面推进,取得阶段性成效。


  2016年,全国工会各项工作呈现出新变化、新气象,更有了新的发展和突破:改进工会领导机构人员构成,切实增强工会组织的广泛性和代表性;创新职工建功立业的载体和方式,广泛汇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力量;完善维护职工权益制度和机制,让广大职工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着力做强基层夯实基础,有效激发基层工会生机活力;创建工会网上工作平台,有力推动网上网下互动融合;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充分发挥全总党组领导核心作用。同时全总加强对各地工会的领导和指导,形成上下联动合力推进改革创新的良好局面。


  一年来,工会改革的触角已经全面深入到工会工作的各个领域,在继承发扬以往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为工会工作注入了创新的动力源泉,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值得关注的是,2016年是“十三五”全面开局之年,如何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工会各项工作,更好地服务党和国家大局、服务职工群众——这是广大工会干部必须作答的课题。一路走来,广大工会干部竭尽所能、步履匆匆:制定“十三五”《劳动和技能竞赛规划》、全面启动“践行新理念、建功‘十三五’”主题劳动和技能竞赛,引领广大职工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建功立业;加强基层工会组织建设,制定“十三五”《农民工工作规划》,实现农民工入会服务双提升;心系困难职工,制定解困脱困工作实施意见,扎实做好精准帮扶各项工作;制定工会系统“七五”普法规划,加强法律援助,开展安康杯竞赛,密切关注化解过剩产能过程中的职工安置和职工权益维护问题……


  全总和各级工会的努力,赢得了职工群众的认可和信任,把职工群众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


  盘点2016年的十大关键词,记录了全国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在改革创新年里的付出与收获。一路歌声一路阳光,带着心中梦想,朝向新的希望,继续整装出发,带领广大职工撸起袖子加油干!


  关键词  1


  永远跟党走


  【事件回放】2016年6月30日,全总机关举办庆祝建党95周年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庆祝党的生日,回顾党的光辉历程,表彰全总机关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先进基层党组织。


  团结引领广大职工群众坚定不移永远跟党走,是工会组织的重大政治责任。


  召开全总机关“两学一做”动员大会,组织“两学一做”骨干培训班和党务干部培训班;围绕纪念建党95周年上专题党课;举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辅导报告会;组织机关广大党员积极参加组织生活会,重温入党誓词……


  一年来,全总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坚持第一时间传达学习党中央决策部署,坚决贯彻落实到工会工作各方面、全过程,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全面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成立由全总党组书记任组长的全总党建工作领导小组,构建党组书记负总责、分管领导分工负责、机关党委推进落实、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一岗双责”的党建工作格局。加强基层党组织队伍建设,深入推进工会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在加强自身党的建设的基础上,工会组织如何更好地引领广大职工群众听党话、跟党走?这考验着广大工会干部的工作能力和智慧。为此,按照全总统一部署和要求,全国各级工会结合本地区、本行业特点,以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和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为契机,组织广大职工广泛开展“中国梦·劳动美——永远跟党走”系列主题教育活动,通过主题演讲、知识竞赛、歌咏比赛、诗词创作大赛、红色经典诵读、诗歌朗诵会、报告会、文艺演出、故事汇等丰富多样的形式,讴歌中国共产党的丰功伟绩,激励广大职工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践行新理念、建功“十三五”,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同时,在广大职工中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关键词  2


  兼职副主席


  【事件回放】在2016年1月17日闭幕的全总十六届四次执委会议上,全国劳模、农民工代表巨晓林当选中华全国总工会兼职副主席。消息一经发布,引发社会广泛热议。


  如何增强工会组织的广泛性和代表性?改革试点工作中,全总把提高领导机构中职工代表比例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先后制定了《关于提高全总执委会委员、主席团成员中劳模和一线职工比例工作实施意见》和《关于提高各驻会全国产业工会全委会委员、常委会成员中劳模和一线职工比例工作实施意见》等。


改革一年来,为把更多普通职工群众中的优秀代表吸纳进工会领导机构,除在全总领导班子中增设农民工兼职副主席和挂职书记处书记外,全总十六届执委会委员和主席团成员中劳模和一线职工所占比例分别增至15.4%和13.5%,各驻会全国产业工会全委会委员、常委会成员中分别提高劳模和一线职工比例达9%以上。7个驻会全国产业工会已分别增设了2名兼职副主席,驻会全国产业工会全委会委员、常委会成员中劳模和一线职工比例均提高到9%以上。


  在全总的示范带动下,全国15个省(区、市)总工会已相继选举了20名劳模兼职副主席。窦铁成、贾向东、赵郁、李斌……许多一线技工、劳模、农民工中的优秀代表走上工会领导岗位,将代表广大职工发声。


  为进一步巩固落实全总改革试点工作成果,充分发挥劳模兼职副主席的作用,全总还制定了《关于充分发挥全国总工会劳模兼职副主席作用的暂行办法》。2016年9月,根据全总的统一安排,全总劳模兼职副主席许振超、郭明义、巨晓林分别带队赴全国6省市开展专题调研,充分发挥出联系职工、反映意见、参与决策的积极作用。


  “我也要向这些一线职工、农民工队伍中的劳模领导学习”“这样的兼职副主席越多越好”。这些来自一线职工群众的呼声正是对改革成效最大的肯定。


   关键词  3


  机构调整


  【事件回放】2016年7月20日,全总机关召开机构编制调整实施工作会议,对全总机关机构编制调整实施工作进行部署。


  将全总机关6个主要职能部门整合优化,对100多名干部的工作岗位进行了调整;积极推动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这只是过去一年里,全总机构编制调整工作的部分成果。


  为了更好地适应基层工作和职工群众需要,使工会组织在新形势下更好地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一年来,全总通过有效整合精简机构、优化强化工作职能,努力形成眼睛向下、面向基层、职责明确、运转高效的格局和扁平化的组织架构。


  为了改进干部管理方式,充分激发机关干部动力、活力,全总通过探索建立了一支以专职干部为骨干力量、以挂职兼职干部为重要支撑的充满活力的机关干部队伍。全总改革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共接收来自各级工会和基层企事业单位的33名干部到全总机关挂职,接收使用来自基层一线的14名各驻会全国产业工会兼职副主席和9名部门兼职干部。与此同时,加大机关干部挂职锻炼力度,共选派61名机关干部参加不同形式挂职锻炼。


  如何增强基层活力,实现工会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增强工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战斗力?按照“总量不变、调整结构”的要求,全总机关和事业单位精简编制25%,将精简的行政编制补充到任务繁重、力量薄弱的县级工会,同时指导和带动省级、市级地方工会实行编制“减上补下”。


  在全总的示范带动下,各地工会也着力整合优化机关职能和机构设置,上海市总工会将原有的13个机关内设机构整合为9个,精简30.8%;重庆市总工会将内设机构由19个精简为13个,精简31.6%。


  关键词  4


  大国工匠


  【事件回放】2016年8月15日,在全国工会首批劳模集中休养期间,全总举办弘扬工匠精神座谈交流会,邀请百名青年技工劳模畅谈“工匠精神”。


  在全总改革试点方案中,叫响做实“大国工匠”品牌是一项重要任务,也贯穿了2016年全年的工会工作。


  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推动更多“大国工匠”式的技能人才不断涌现,正是工会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工会工作改革创新的重要着力点。


  一年来,围绕培养高素质职工队伍、造就更多大国工匠,全总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制定下发《中华全国总工会2016-2020年劳动和技能竞赛规划》,全面启动“践行新理念、建功‘十三五’”主题劳动和技能竞赛,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评选“首席技工”、“金牌工人”等,为大国工匠成长搭建平台;制定下发《关于充分发挥工会在建设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技术工人队伍中作用的意见》,为培养造就大国工匠制定了一系列可量化的目标;在2016创新创业国际博览会期间举办大国工匠论坛,展现工会组织在“双创”时代浪潮中主动作为,引领职工群众以实际行动践行工匠精神。


  为了叫响做实“大国工匠”品牌,全总还会同中央电视台制作了“大国工匠”新闻专题片,联合教育部开展“大国工匠进校园”活动,与国家网信办开展“中国梦·大国工匠篇”主题宣传,开展推荐学习“身边的大国工匠”活动,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仅2016年“十一”期间,大国工匠微博话题阅读量就超过2.8亿次,3000万人参与《大国工匠》专题片新媒体直播互动。


“大国工匠”的品牌效应也辐射到全国,各地工会着力挖掘选树工匠典型。如,上海选树命名首批100名“上海工匠”,黑龙江选树首批10名“龙江工匠”,天津选树首批10名“津门工匠”,湖南开展了“十行状元,百优工匠”竞赛评选活动等。


    关键词  5


  精准帮扶


  【事件回放】2016年4月12日,工会系统进一步做好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和农民工入会服务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京召开。会议对做好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再动员、再部署,要求把“精准”贯穿全过程。


  在2016年1月召开的全总十六届四次执委会议上,将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列为工会重要工作,并纳入全总改革试点工作重要内容。改革一年来,全国工会在各项帮扶工作中,注重凸显“制度保障”,做到精准帮扶、精准脱贫。


  ——制定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实施意见,要求做到底数精准、原因精准、措施精准、解困脱困精准,采取“四个一批”措施开展分类帮扶,同时提出工会要实施“技能培训促就业”“创业援助”“阳光就业”“职工医疗互助”“金秋助学”“一帮一”“为困难职工送温暖”等七个行动计划开展精准帮扶。


  ——做好困难职工建档立卡工作,修订《困难职工档案管理办法》,升级全国工会帮扶工作管理系统,监测、分析困难职工家庭的状况和帮扶情况,督促各地工会对困难职工进行精准识别、精准施策。


  ——实地调研并提出创新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枯竭工矿区困难职工专项帮扶形式的意见并组织实施。同时加快推进以精准帮扶为重点的服务职工工作体系建设,推动各地工会拓展困难职工帮扶(服务)中心和站点功能,面向广大普通职工开展普惠性服务。


  通过实施精准帮扶,工会组织把温暖送到了广大职工的心坎上。2016年各级工会通过精准识别和“四个一批”精准帮扶措施,帮助已建档立卡的200余万户困难职工家庭实现解困脱困。在2016年全国工会金秋助学、就业援助月等各项帮扶活动中,各级工会也着力把活动与精准帮扶结合起来,建立健全了困难家庭助学帮扶档案,做到一户一档、动态管理。与此同时,各级工会还着力整合社会资源,发动社会力量和鼓励职工互助互济做好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


  关键词  6


  服务农民工


  【事件回放】2016年12月1日,全国工会为农民工服务工作暨推进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建设经验交流会在广西南宁召开。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的建立,让农民工在城市里有了“歇脚”的地方。


  累计慰问困难农民工家庭71万户,帮助476万名农民工平安返乡,为225万名农民工追回被拖欠工资近230亿元;以农民工为主体的全国工会就业创业援助月活动,为65万人提供就业技能培训,帮助206万人成功介绍就业……2016年,各级工会把农民工入会服务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实现了农民工入会和服务“双提升”,各项工作创新亮点纷呈:


  ——工会系统改革试点以来,一些农民工开始进入工会领导机构。在全总十六届四次执委会上,农民工巨晓林当选全总兼职副主席,4名农民工被增补为全总执委;驻会全国产业工会全委会也在提高劳模和一线职工比例时增加了农民工委员。全总在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评选中向一线农民工倾斜,2016年有97名农民工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占到10.79%。


  ——为推动农民工维权服务工作,全总加大了对农民工群体的法律援助力度,仅2016年上半年就办结农民工维权案件1310件,为农民工挽回直接经济损失9443万余元。中国工会普法网、微信公众号,为农民工提供在线免费法律咨询服务,全年接待咨询3000余件。


  ——为提升农民工素质,全总与教育部联合开展  “求学圆梦行动”,资助农民工接受学历继续教育。在全国已建10万家职工书屋中,农民工聚集的单位约3万家。全总文工团2016年在生产一线开展“文化送温暖”活动17场,  惠及农民工上万人次。


  “力争到2020年实现全国55%以上的农民工加入工会组织;每年为300万名农民工提供就业和创业培训。到2020年底,实现建档困难农民工全部解困脱困。”全总印发的《农民工工作规划(2016~2020年)》绘就了未来五年农民工工作的宏伟蓝图。


   关键词  7


 “互联网+”工会


  【事件回放】2016年9月27日,全国“互联网+”工会普惠性服务现场推进会在湖北宜昌召开,为大力推进“互联网+”工会建设,深化“互联网+”工会普惠性服务工作再次指明方向。


  将工会搬到网上,这是工会人强烈的改革意识和创新精神。全总改革试点方案提出,要打造全国工会系统服务职工网络载体,推动网上网下互动融合,使职工得到工会更方便、更有效的服务。为此,实施工会“互联网+”,打造网上网下相互促进、有机融合的工会工作新格局成为工会2016年的一项创新。


  ——实现全总门户网站升级改版、省级总工会门户网站全覆盖和“两微”顺利上线,认真开展网上文化建设和舆论引导。目前全总门户网站、内部工作平台已经完成改版;最后一个省级工会西藏自治区总工会门户网站于9月开通运行,实现了31个省级总工会门户网站全覆盖;9月底,全总微博“工会在线”和微信公众号“全国总工会”开通上线,兑现了全总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向社会做出的承诺。


  ——制定实施工会“互联网+”行动计划和工会“网络大军”建设计划,开展工会新媒体聚合联动行动,更好发挥了工会系统9000多个新媒体账号作用。


  ——制定工会工作和会员信息基础数据库相关标准,发挥大数据、新媒体作用,实施工会帮扶、劳模管理、社会信用代码登记等服务职工相关系统的功能设计,推动将工会网络安全与信息化重点工作纳入“十三五”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


  开辟网络在线申请、手机APP申请等多种便捷的入会方式;实现网上签到,浏览提案,提出意见,表决事项等;通过创建微信群、QQ群,增强与职工的互动,广泛听取职工的需求……


  工会“互联网+”还在工会组建和发展会员、职工参与企业单位民主管理、联系服务职工等方面继续探索。


  关键词  8


  提升素质


  【事件回放】2016年9月,全总正式下发《2016~2020年劳动和技能竞赛规划》,将劳动和技能竞赛作为提高职工素质、推动企业进步、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致力于为广大职工在“十三五”时期发挥主力军作用搭建平台。


  2016年,全总进一步扩大职工书屋示范点经费投入和建设规模,新建示范点从往年1000家增加到1200家,向职工书屋示范点配送总计140余万册图书,带动各地工会新建万余家职工书屋。


  做大做强“职工书屋”品牌,是工会发挥“大学校”作用,大力推动职工素质全面提升的一个缩影。


  围绕深入实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全总实施了职工素质建设工程五年规划,扎实推进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建设,各级工会广泛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职工技能培训、岗位练兵、技术创新活动,发挥劳模创新工作室、“首席技师”、“首席员工”的示范作用,激发广大职工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增长新本领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值得关注的是,全总制定了《2016~2020年劳动和技能竞赛规划》,就提升职工技能素质提出了一些个“小目标”:至2020年末,全国职工合理化建议数量达到6000万件,实现职工技术创新400万项,各级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总数超过10万家,开展岗位练兵活动的企业达到50万个,参加技能竞赛的职工平均每年达到2300万人次,每年帮助100万职工晋升技术等级。


  围绕于此,各级工会坚持以人为本广泛开展职工技能素质提升活动,提供了制度保障和资金支持。


  同时,全总还与教育部联合开展了“农民工求学圆梦行动”,印发《农民工学历与能力提升行动计划——“求学圆梦行动”实施方案》,对农民工利用工余时间继续学习提升学历、通过各类培训提升技能进行帮助和资助。


  “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培养职工职业精神和提高职工技术技能素质为重点,加快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在深入实施全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的路上,中国工会任重道远。


   关键词  9


  维护权益


  【事件回放】2016年12月2日,全总启动“情系劳动者,法在你身边”法治宣传系列活动,各级工会通过送法进企业、进工地,线上线下讲座,法律知识竞赛等形式进行普法宣传,覆盖职工上千万人次。


  如何有效地维护职工权益?法律援助首当其冲。2016年是“七五”普法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工会系统法律援助工作硕果累累的一年:


  ——全总研究制定了工会系统“七五”普法规划,明确了“七五”期间工会系统法治宣传总体思路、重点对象、重点内容和方式,提出“七五”期间,对新加入工会组织的农民工普法教育覆盖率达到100%。


——组织开展送法到基层活动,为产业及地方各级工会举办的工会干部培训班做工会法、劳动法辅导报告,直接受众近5000人。


  ——大力开展网上普法宣传,加强了中国工会普法网站、微博、微信管理运行工作。


  ——强化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推进劳动争议处理工作。以购买服务的方式对全国工会法律干部开展劳动关系协调员(师)国家职业资格专项培训。


  维护职工的劳动安全健康权也是多年来工会职工权益维护的焦点,各级工会注重源头参与,先后对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方案等提出修改意见,会同10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农民工尘肺病防治工作的意见》;组织开展全国“安康杯”竞赛活动。围绕“教育培训强基础,隐患排查保安康”竞赛主题,积极组织各地开展各项安全生产竞赛。


  各级工会还积极推动落实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分析制度,特别是深化了工会参与职业病防治工作模式推广工作。同时修改完善《职业病防治专项集体合同实用指南》,指导职业安全卫生防护“工具包”试点应用工作。


  关键词  10


  干部培训


  【事件回放】2016年10月,全总印发《2016~2020年全国工会干部教育培训规划》,明确了“十三五”期间工会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各项任务,提出2016~2020年将全国专兼职工会干部轮训一遍的目标。


  工会改革创新的新形势,对广大工会干部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加强学习培训,进一步提高工会干部的素质和能力?


  在2016年8月召开的全国工会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会议上,与会代表总结交流经验,为做好“十三五”期间工会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出谋划策。在最终印发的《2016~2020年全国工会干部教育培训规划》中,全面加强阵地、师资、教材、课程体系建设,充分体现出“把改革创新贯穿于工会干部教育培训各环节各方面”。


  《规划》明确提出,重点培训内容要围绕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加强学习培训;在提升师资素质上,探索建立符合工会干部教育培训特点的专职教师准入和退出机制,从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和劳动模范、大国工匠、优秀基层工会干部当中选聘兼职教师;要创新内容方式,研究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不同岗位工会干部素质能力模型,为工会干部提供差别化培训;要用好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手段,不断提高工会干部教育培训的信息化水平,以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推进工作。


  其实,不只是《规划》,一年来全国工会干部教育培训各项工作无不烙下了改革创新的“痕迹”。无论是组织举办新任省级工会主席培训班、全总机关“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专题讲座、两期地市级工会主席培训班,还是开展送教到基层专题培训,抑或发挥网络优势开设“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网络专题培训班,各级工会组织始终聚焦主业主课,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着力提高工会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科学化水平。(工人日报记者  张锐  彭文卓)


回顶部【关闭当前页】